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生活 中国

我们交朋友的目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3-11-26 22: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交朋友的目的是什么?

 

朋友,这个词非常的耐人寻味。

我查了很多资料,朋是朋,友是友,到底从时候开始把这两个字放到一起的,无从可考。

“朋”,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好似两串玉或者贝壳连在一起,古时候的玉和贝壳可都是货币,因此可以断定“朋”字与钱有关,在现代新华字典中给出的一种解释是“关系亲密的人”,很有些意思。

“友”,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好似两支方向相同的手,在《说文解字》中给出的解释是“同志为友”(志指的是志趣),在现代新华字典中给出的解释是“有交情的人”,显然是变得不那么严肃了。

那么,朋和友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组合到一起的呢?

孔子在《论语》中开篇即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中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朋和友还是分开使用的。有些人粗糙的把“有朋自远方来”这句译成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了”,这是大错特错,至少应该是“有关系亲密的人从远方来了”,如果《论语》是用甲骨文写成的那我们就应该把这句译成“有与钱有关的人从远方来了”,当然,这是在开玩笑。孔子生于春秋后期,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生于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逝世,享年72岁,在这个时代,中国汉字已经在使用周代的“篆”字,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两者相差上千年,孔子本人可能也未必看的懂甲骨文。

“朋”原指与钱有关,引申为一种亲密关系;“友”原指志趣相投的人,引申为有交情的人。

这种字义之间的变化和引申实在是耐人寻味。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基础,单凭空想就把字义调整到这种境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作为高度文明的现代人,我们每天都能亲耳听到有关朋友的故事,每天都能亲眼看到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同时每天也都在感受着自己和朋友之间的点点滴滴,因为我们的朋友实在太多了,多到连自己都无法准确统计,甚至在和自己根本不认识的人打招呼的时候都叫朋友,因为“朋友”现在代表的只是“关系亲密”和“有交情的人”,即便关系原本不亲密,一声朋友叫过去也就亲密了,自然成了“朋”;即便原本没交情,找个机会送点东西也就有了交情,然后,大家自然也就成了“友”。按照这种逻辑推广开去,普天之下除了敌人就都是朋友,包括北朝鲜人民和正在遭受强权美国恐吓的伊朗人民,说不定哪天哪位仁兄一高兴会在婚礼时以告万民书的形式通知朝鲜人民和伊朗人民,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因为大家是朋友。理由当然站得住脚,告诉你是把你当朋友,你不来就是不拿我当朋友。在这种思想体系下,很难想象,人与人之间如果一旦不是朋友关系那将会是一种什么关系?

在建国初期的时候我们国家曾提出国过非敌即友的外交理论,因为那时候我们很脆弱,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国家是国策,是为了形成统一战线,开拓外交局面,拓展外交渠道,树立外交形象。

政策必竞是政策,除了战略思维和规划意识之外,即有选择性又有时限性。可人们的思维一旦普遍形成体系和模式,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稍稍逆向思维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很可能且很容易走进“非友即敌”的思维体系,如果那样,整个社会将变得万分可怕。

朋友二字的核心在友不在朋,友是明志,指的是志趣相投。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一度遭人迫害,被捕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后被王安石等人搭救转而安置到湖北黄冈,以在东坡山地开荒务农为生(苏东坡因此而得名),人生境遇可想而知。平日里苏东坡在务农之余倾尽心力围墙造院,满院尽栽松、柏、竹、梅等花木。至交好友来看望落魄的苏轼,看到满院尽是寒凉之气,大为不解,便问苏轼:“你境遇如此也就罢了,还弄得这么冷清,让人作何感受”?苏轼大笑说:“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友人听后对苏轼以“三友”自励,保持凌寒留香的高尚情操,肃然起敬,这就是“岁寒三友”的来由。

苏轼借“岁寒三友”明心志,流芳百世。这是惺惺惜惺惺,气节相投,志气相投,由此可见“友”之真意。

“朋友”二字,朋在其外,是表象,流于形式,朋多未必友厚;友在其里,是精髓,如无相投之志,朋再多也是惘然。朋其外,友其内,绝不可混为一谈。

“友”是万分珍贵的,也是非常奢侈的,常言道一生有三五好友足矣,老婆肯定算一个,孩子肯定算一个,除了老婆、孩子还剩下几个?我们真应该用心好好算算。

本人游历社会37年,经商仅5年,以浅薄经验认为现代汉语应该认真保留“友”的原义,并大为宣传和推广,绝不应该轻易进行引申和曲解,否则必将遗害社会。我辈也应尽知“友”之珍贵,万不敢轻易亵渎。如此,我们的家园必会多一些气节和真诚,少一些卑微和虚伪。

当今社会,朋有余而友不足。

时下,朋友相聚蔚为流行,频度之密,节奏之紧,场面之大,日胜一日。更有甚者还义正言辞的大声呼喊每天不出去和朋友相聚就说明没朋友,没能力,是无为的表现。每日游走于酒席宴间,KTV里,觥筹交错,歌舞升平,乐此不疲,却置老婆、孩子、父母于不顾,还振振有词的说是为了事业,家人习惯之后也会顺情说好话,哎呀,现在做点事儿可真不容易,哪像以前啊,哎,多理解,多支持,多照顾吧。殊不知这是在无形中把一个人推出了家门,一群被推出家门的人也只能相互依靠,越来越觉得彼此离不开对方,缺了谁都不舒服,偶然有人想回家靠靠港,必定会有人极力劝阻:“你我志同道合,理当共谋大事,至于家嘛,待日后飞黄腾达了,自然全家成仙,出来拼搏为了什么啊,来来来”。当事者必将感同身受,自觉理亏,为自己擅自脱离组织的行为所不耻,自罚三杯,以正视听,下不为例,不醉不归。次日太阳升起,头昏脑胀,浑身不爽,同事必问,昨天又喝了吧?必答:“没办法,都是朋友,连着多少多少天了,没办法,都是朋友”。人必恭维:“谁叫仁兄朋友多呢?像我们这样的,倒是也想,没那么多朋友啊,佩服之至,仁兄朋友资源甚广,必将成大事”!成功之感必由然而生,窃喜之色必游移于侧。昨夜为何相聚,因何而醉,全然不觉。

朋友多当然也有好处,小事解决起来非常方便。

遇有大事不决者,总觉力不从心,越发感觉朋友资源中缺乏优秀资源。没办法只能苦其心智,收肠刮肚,从老电话本中寻找最佳人选,一旦找到,却发现近来已久未谋面。

“友”是君子之交,清淡如水,因志趣相投,惺惺相惜,永不相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生活导航|生活导航 ( 新ICP备12003026-1号 )

GMT+8, 2024-4-20 17:59 , Processed in 0.0991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